近年來,人才振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基礎與關鍵。習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抓好招才引智,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F階段,農村地區不僅廣泛需要農業實用技術人才、返鄉入鄉創業人才支撐,更需要扶智扶志、把關定向、創新引路等政治人才,而第一書記就是這樣一支人才隊伍。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就有這么一批勇于涉險灘、破難題,為村民辦實事的第一書記,他們正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動能”。
義診暖人心,“三早”解民憂。臺集屯鎮臺集屯村第一書記梁海林,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聯合臺集屯鎮政府,開展“學雷鋒 送健康”志愿服務義診活動,協調了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團隊開展送健康義診活動,共邀請了心內科、呼吸科、內分泌科、中醫科等科室的17位專家為前來就診的200余名村民進行義診,對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并對現場提出的常見病、慢性病及多發病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助力基層民眾減輕就診經濟負擔,解決群眾就醫難,消除疾病隱患,真正把健康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對提升村民健康水平、促進鄉村和諧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得到了基層群眾的一致好評。
“品評”促“學改”,技術富民生。暖池塘鎮北邊村第一書記繆建錕為進一步推動特色產業提質穩產增效,邀請省農科院相關人員與北邊黃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戶、銷售渠道代表等共同召開了“北邊黃瓜”專項品評和工作推進會。通過舉辦品評會,進一步促進種植戶以“品”促學,以“評”促改,結合第一書記派駐單位省農科院的種植科技、專家技術優勢等,強強聯合,讓基地的蔬菜產量更高,品質更好,以帶動全鎮的蔬菜種植業發展,讓農戶都能受益,更快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目前,北邊村發展黃瓜大棚40座,年創產值2000余萬元,成立了北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并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商標2個。
培訓強技能,知識紓民困。金星鎮臥佛寺村第一書記張玉科,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幫助村級找準發展路子,做好發展規劃,把黨的好政策幫助基層理解好、運用好。他特別邀請了中國老科協科普報告團專家、全國農業推廣研究員、葫蘆島市老科協副會長馮士海老師到金星鎮對現代農業發展進行政策宣講和技術培訓,緊緊圍繞以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重點內容,主要針對如何發展中國新時代高質量效益型農業、如何發展高質量功能型水果產業、蔬菜病害癥狀識別與防治方法等內容進行案例教學,鎮機關干部、村兩委班子、種養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等70余人參加培訓,拓寬了農戶發展思路,提升了生產技能。此次培訓結合金星鎮實際,深入淺出,有助于農戶提升農業科技素質,增強增收致富的本領,大力發揮了第一書記作為優秀尖兵的作用,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推進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駐村干部在一次次的跑腿中,深入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為村里解決實際困難。南票區將借著第一書記的東風,為鄉村振興按下“快捷鍵”。
中共南票區委組織部 孟詩萌
【責任編輯: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