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家屯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心全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強化社區書記履職,增強政治“引領力”
以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持日常教育和集中培訓教育“兩手抓”,實施“補鈣提精神 鑄魂增思智”工程,舉辦13期“頭雁領航”社區(村)黨組織書記大講堂,幫助社區黨組織書記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熟悉業務知識、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履職能力。扎實開展“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做實“黨旗飄揚、書記領航”工程,組織社區書記擂臺比拼賽,充分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主體責任。
強化政治生活體檢,增強組織“戰斗力”
全面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規范性、黨內政治制度嚴肅性和黨內政治生活向心力,組建5個工作組,深入全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各級黨組織,重點對“三會一課”制度落實情況及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檢查,督促各級黨組織從嚴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從嚴黨內議事決策程序、健全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方式,持續改進黨內作風建設,全面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強化黨群陣地建設,增強發展“向心力”
堅持圍繞群眾實際需求開展黨群服務陣地提質建設工作,通過觀摩學習拓寬思路、調研論證務求實效、全面推進力爭突破的“三步走”模式,建立了黨建引領、書記帶頭、全區聯動的工作格局,成功打造6個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示范點和26個黨群服務站示范點,在此基礎上,梳理歸納出42項建設標準,系統推進全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目前,還有5個領航示范村和2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正在改造提升,通過將陣地建設與壯大村集體經濟、落實民生工程緊密結合,讓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更上臺階。
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增強治理“融合力”
通過建立健全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打造互聯互動區域化黨建共同體,著力構建和賦能街道、社區這個縱向“動力主軸”。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100%全覆蓋。聚焦為民便民安民,開辟舒心e就業特色服務,打造幸福教育“一堂四站”,首創“愛心食堂”可推廣、可復制、可持續助餐服務模式,為困難老人免費提供愛心午餐,民生工程服務群眾效能不斷提升。深度開發“蘇家屯區紅色志愿先鋒”微信平臺,設置需求對接、預約服務和積分兌換等功能,組織“陸國斌黨員志愿服務隊”在社區(村)無償繪制2萬余平“兩鄰”主題墻畫,全區261支黨員服務隊、近萬名黨員志愿者會同1875名“三長五員”專班成員在基層一線叫響“黨派我來的,我是雷鋒”。
強化集體經濟發展,增強內在“驅動力”
堅持創新發展途徑,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百里長廊”建設,通過“基地引富、聯合帶富、共建幫富”三大專項行動,推動“強村富民”走深走實。以“三個一”攻堅行動為抓手,對全區113個集體經濟發展村、68個領辦創辦合作社試點村、14個“村企對接”村和29個扶持項目村分級管理、動態掌握、持續推進,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的村已有21個,其余村均具有達標達產的收入途徑,預計本年度均能完成收入突破10萬元的目標。
強化黨建擴面提質,增強兩新“凝聚力”
強化黨對“兩新”組織的全面領導,“一企一策”推進5家重點非公企業黨建質量提升,建立社區黨組織聯系服務新就業群體工作機制,成立快遞物流等4家行業(綜合)黨委,組建2個小哥流動黨員黨支部和44個小哥愛心驛站,不斷提升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水平,有力推動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有效融入基層治理大局。
中共沈陽市蘇家屯區委組織部 張鐵鑫
【責任編輯: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