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凝心聚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出臺各類政策吸引高校優秀畢業生投身基層,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源頭活水”。但不少剛出校園就入“田園”的年輕干部往往存在“學歷高、閱歷少,理論多、實踐少,想法多、成果少”的特點。年輕干部走好“鄉村路”,既要有“詩和遠方”的理想,更需厚植為民情懷,增加“泥土氣”,才能將基層之路走穩走實。
始終與人民心連心,樹牢為民干事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02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經歷了許多困難波折,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始終能夠從勝利走向勝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終能夠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鄉村振興路上,年輕干部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守初心、持恒心,始終把人民冷暖掛在心頭、念在心里。要在一線找準定位,把廣闊農村作為施展才華的“練兵場”,把急難險重任務作為提升經驗、增長才干的“磨刀石”,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擔當。
始終與人民同呼吸,提升服務群眾能力。黨群關系是血肉聯系、魚水關系,要與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用真情,群眾才會把干部當親人、真交情。要擺正心態、端正態度,在深入群眾中研究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挽起袖子,與群眾打成一片。不管是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還是菜場攤點,要多走“老鄉路”,多講“老鄉話”,多聽“掏心窩子話”,細品“牢騷話”“弦外之音”,只有真正明白群眾心聲,才能找準改進作風、推動群眾工作的“路子”“方子”。
始終與人民共命運,解決百姓關鍵小事。為群眾服務,就是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觀,處處想到群眾,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善于從全局角度思考分析,找準群眾普遍需求,認真宣傳和落實各級惠民政策。要立足本職工作,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每件小事入手,盯一件是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主動向群眾學習、請教,看群眾實際感受,請群眾來評判工作效果,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寬甸縣委組織部 王睿睿
【責任編輯:張健】